经过学院教学教育改革,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成果取得阶段性成效,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水平,6月18日晚7点,学院于校音乐厅举办舞蹈系教学成果汇报展示,副院长张会改担任主持人,学院领导及师生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随着音乐的徐徐展开,《关雎》的舞蹈演员们踏着轻盈的步子在舞台上挥动衣袖,诗词呈现出的抑扬顿挫之美与在舞剧中的节奏轻柔顿挫,动静相宜。该作品由青年教师宋昭蓉、周汉清、孙乐编导,王春蕊、聂艺琮、路双阳指导,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参演。
由青年教师路双阳、聂艺琮、宋昭蓉编导,路双阳、周海霞、孙乐指导,舞蹈表演专业学生表演的《基训课堂》,让在场观众对舞蹈表演专业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
由青年教师郭家伦、陈艾指导,学生王宇表演的《快乐单身汉》采用浪漫、幽默、诙谐的表现手法,表现了草原上的单身汉牧民在面对被遗弃的小婴儿时毫不犹豫将其收留的铁血与柔情。
由青年教师李佳琪、王春蕊、周汉清指导,舞蹈表演专业学生表演的《蒙古族课堂》表现出了蒙古族舞蹈特有的柔韧与刚劲。
由青年教师周汉清指导,舞蹈表演专业学生表演的《相和歌》,讲述了在祭春神庆典上,女主角思念梦中情人的故事。青纱罗裙的少女怀着迎接春神的喜悦载歌载舞,借天上北斗七星对应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汉代厚重与轻柔对立统一的审美特点。
由青年教师李佳琪指导,舞蹈表演专业学生表演的《我等你》,讲述了军嫂在丈夫离家服务人民、报效祖国时,一人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并期待丈夫安全归家的真实生活。
由青年教师路双阳、聂艺琮、宋昭蓉指导,学生郭一浩表演的《忆故人》,将桃树下思念远去的故人的深情传递给在场的观众,让人心生疼惜。
由青年教师宋昭蓉、孙乐、黄伊诺编导,宋昭蓉、孙乐、路双阳指导,舞蹈表演专业学生表演的《十二公民》激发着观众对善恶的思考。
由青年教师聂艺琮、孙乐、宋昭蓉编导,聂艺琮、孙乐、路双阳指导,舞蹈表演专业学生表演的《身韵课堂》突出中国古典舞身韵,展现古典舞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内在精神。
由青年教师郭佳伦指导,舞蹈表演专业学生表演的民间舞蹈《鼓子秧歌》风格粗犷豪迈,舞姿刚健有力。
由青年教师周汉清、孙乐、宋昭蓉指导,学生韩蕊表演的《说兰花》舞姿动作细腻优美,欢快流畅,一颦一笑紧抓观众的心。
由青年教师郭佳伦、陈艾指导,学生共同演绎的《走向光明》以纪念西藏民族改革为灵感来源,表达了西藏人民对光明的期盼,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西藏人民迈向解放、走向光明的伟大史诗。
学院师生坚持“出精品、创优品、争先进”,舞蹈表演专业更是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在国家级、省级专业赛事中履获大奖,为学院、学校争得荣誉。今后,学院将继续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艺术人才,为艺术文化事业贡献力量。
副院长张会改开场致辞
《关雎》
《基训课堂》
学生王宇表演《快乐单身汉》
《蒙古族课堂》
《相和歌》
《我等你》
学生郭一浩表演《忆故人》
《十二公民》
《身韵课堂》
《鼓子秧歌》
学生韩蕊表演《说兰花》
《走向光明》
合影留念
供稿: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