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器乐,历经千年沧桑,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蕴含着深厚的精神内涵。为弘扬这一宝贵的传统艺术,艺术与传媒学院于6月5日晚在学校音乐厅隆重举办了《季夏》暨齐攀、张若溪民族器乐独奏专场音乐会。本次音乐会由器乐系教师王丹彤主持,吸引了众多学校与学院领导、师生以及音乐爱好者前来观赏。
音乐会以“季夏”为主题,寓意着盛夏的热烈与繁盛。中国传统十二律制中的“林钟”与季夏相应,为音乐会赋予了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齐攀、张若溪两位教师用民族乐器演绎了多首经典曲目,以音乐礼赞四季,传承传统之声。
音乐会伊始,齐攀老师以一曲《秦川抒怀》开场,竹笛与钢琴的和谐交融,展现了民族吹管乐器独特的韵味。乐曲中的垫指揉音技巧,仿佛让人置身于西北广袤的秦岭之中,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情韵。
随后,张若溪老师带来了古筝曲《箜篌引》。她的指尖在琴弦上跳跃,如风起云涌,将听众带入了一个充满幻想的境界。古筝的悠扬音色,与乐曲中的意境相得益彰,令人陶醉。
紧接着,齐攀老师又带来了《兰花花叙事曲》。这首乐曲以高亢的梆笛演奏,展现了陕北音乐的粗犷与豪放。在齐攀老师的精湛演绎下,乐曲中的情感变化丰富,将陕北少女兰花花的忠贞与反抗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张若溪老师的古筝协奏曲《如是》中,听众仿佛置身于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的情境中。乐曲以情感为主线,将古筝的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又不失传统韵味。琴声悠扬,如春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接近尾声,两位老师合奏了筝笛合奏曲《花泣》。这首乐曲改编自苏州评弹《黛玉葬花》,通过古筝与笛子的巧妙配合,展现了黛玉悲伤心境的同时,也展示了两种乐器音乐层次上的差异与融合。
本场音乐会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现代与传统的深度对话。齐攀、张若溪两位老师用音乐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展现了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与执着。这场音乐会无疑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艺术与传媒学院将继续深化全方位的美育教育,把民族文艺展演活动作为学校美育培根铸魂的重要载体,积极弘扬中华美育文化,进一步提升师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基础。
《秦川抒怀》《兰花花叙事曲》齐攀 胡睿
《箜篌引》《如是》张若溪 宋玮婷
合影留念
供稿:艺术与传媒学院
终审: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