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2日至27日,河北工程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燕赵拾遗队”先后前往非遗之乡邯郸市大名县和唐山市玉田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乐道拾遗,匠心筑遗”为主题,旨在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民族文化,亲身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实践活动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培养同学们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学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而且帮助同学们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了中华美学精神。
大名草编和玉田泥塑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燕赵地域文化中极具艺术美意蕴的特色文化。品种繁多,形式各异,工艺精湛,融观赏性、艺术性于一身,十分符合当今人们的审美观念。此次实践,燕赵拾遗团队成员以大名草编和玉田泥塑为调研项目,参观博物馆、文化馆、展销馆,走访非遗传承人,探访非遗之乡工匠,同时在民间街头和村委会以及村民家中进行访谈调研。
实践前期
实践活动前期,团队成员们大量查找非遗相关的资料,将收集到的材料、信息进行汇总和整理,经过仔细筛选,最终确定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名草编和玉田泥塑为此次实践项目。团队指导老师为团队成员开展了动员大会,提高了大家的安全意识,同时激发了大家的实践动力,为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践过程
第一站·参观博物馆、展销馆和文化馆
2023年7月22日,“燕赵拾遗队”成员在团队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邯郸市大名县博物馆。团队成员参观了博物馆陈列的草编时装,这些草编服饰表达出了人们内心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曾多次在大型活动中展览,远销欧、亚、美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草编的传承者经过智慧的创新和其精湛的技法,给我们呈现出了一幅幅叹为观止的作品。随后团队成员来到了邯郸市大名县大名府城墙上的传统草编展销馆,传统工艺品融入现代元素,做到了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在盈利的同时发挥了其文化价值。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器制造带来的冲击,传统手工草编的发展陷入了困境。大家意识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传统文化产品的创新尤为重要。
图为博物馆内收藏的草编时装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参观展销馆内的草编制品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参观草编展销馆后合影
随后,实践团队跟随馆长来到了泥塑文化厅,馆长带领实践团队参观了玉田泥塑的工作室,里面不仅包含许多玉田泥塑的代表作品,还有罕见的加工泥塑的机器,是为了更好的保存泥塑的一种现代创新尝试,除此之外,在制作材料上也有新的尝试。每周,文化馆内都会开展活动,为广大公民普及玉田泥塑的知识,为广大儿童埋下历史的种子。
图为文化馆馆长在与团队成员讲解泥塑
图为当地学生来文化馆参观活动
图为结束后团队成员与文化馆馆长的合影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我们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向身边的每一个人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底蕴,让他们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发动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和传承这项宝贵财富的行列里来。
第二站·走访非遗传承人
2023年7月22日——26日,“燕赵拾遗队”的成员先后前往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草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群英女士的草编工作室和玉田泥塑传承人泥人王工作室,开展了此次研学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来到了大名草编传承人王群英的工作室,被其陈列的栩栩如生的草编京剧脸谱、精美的草编提袋、草编贴画和草编冰墩墩所吸引,王群英向大家教授了草编的编织方法,同时大家了解到如今草编原料缺失,传播受众也越来越少,草编文化在年轻一代面临着失传。我们应把重点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切实保护上来,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图为草编传承人王群英
图为草编传承人王群英的草编工艺品展览
图为实践完成后“燕赵拾遗”团队全体成员与草编传承人王群英的合影
随后,2023年7月26日“燕赵拾遗队”成员在团队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唐山市玉田县泥人王工作室进行研学实践,亲身体验玉田泥塑的制作方法,感受泥塑的魅力。来到泥人王工作室,屋子四周摆放的一个个泥塑色彩鲜艳,工作人员杨老师向研学的一行人讲述了泥塑的历史故事并分别对其他动物以及戏曲人物进行了详细介绍。泥人王工作室经常组织学校的孩子们体验泥塑的制作,参与各种演出与展览,让更多人认识泥塑这门手艺。泥人体验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了传承人王振锋和王辉的故事,大家体会到传承非遗文化坚持不懈是关键,而如此日复一日坚守的重要原因,便是他们心底对非遗文化泥塑深深的热爱。
图为团队成员在体验泥塑制作
来源: 河青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