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工新闻

热点文章

河工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河工新闻 >> 正文

追寻红色足迹 赓续赶考精神——我校师生赴西柏坡开展沉浸式实践教学活动

发布日期:2025-03-23    点击:

山川凝瑞气,盛世启新元。为纪念中共中央“进京赶考”76周年,3月2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赴西柏坡开展“追寻红色足迹 赓续赶考精神”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活动。活动通过“现场教学+情景体验”的创新模式,为青年学子打造了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

师生合影

西柏坡纪念馆:铭记历史丰碑,肩负时代使命

步入西柏坡纪念馆,巨幅浮雕《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前,师生们驻足凝望。在西柏坡纪念馆内,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资料、一段段详实的文字描述,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同学们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期间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从指挥三大战役的战略决策,到土地改革、党的自身建设等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激情燃烧、充满奋斗精神的革命年代,深切体会到西柏坡精神实质所在。

学生聆听教师现场教学

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回望“两个务必”,永葆赶考初心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旧址是一座青砖灰瓦的朴素建筑,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重要历史时刻。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全党发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号召,为新中国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从“务必保持谦虚谨慎”到新时代“三个务必”,西柏坡精神始终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青年学生坚定了永葆“赶考”清醒,答好科技自立自强、乡村振兴等新时代考卷的决心。

中共中央指挥部旧址:重温军事智慧,强化斗争本领

中共中央指挥部旧址是西柏坡时期解放军最高军事指挥中枢。在这间不足40平方米的土坯房内,党中央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创造了“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指挥最大战争”的奇迹。作战室内悬挂的军事地图、手摇电话机和发报机等文物,让师生们深切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智慧。

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于多珠进行现场教学

刘若男老师进行现场教学

康佳老师进行现场教学

梁印林老师进行现场教学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西柏坡的松柏依然苍翠,新时代的“赶考”征程激荡回响,同学们纷纷表示将此次参观学习作为新的起点,传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将火热的青春投入到社会实践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期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绽放绚丽的青春之花。学校将以此次实践教学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让红色基因在数字赋能中焕发新生,积极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终审:党委宣传部